兒時過大年
編輯:魏少梧 信息來源: 西e網(wǎng)-光明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9-1-28
人老了總會懷舊,每當新春佳節(jié)來臨之際,總會回憶起兒時過大年的往事。一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都開始“忙年”,即便是不能殺豬宰羊,也一定要掃房子、蒸干糧、購年貨,一天濃似一天的年味,逐漸在整個村子升騰飄蕩。
作為男孩兒,我最喜歡的莫過于放鞭炮。“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那時候不識幾個字,自然讀不懂這樣的詩句,只知道放鞭炮聽聽響,圖個樂兒。年前的鄉(xiāng)村爆竹大集是我最愛去的地方,雖然沒錢買,但聽聽響也很過癮。父親常說,一年到頭,就是再窮,過年也要放點鞭炮,沖沖晦氣,沾沾喜氣。那時候,只能看著大人放“大雷子”“二踢腳”,我只有放小鞭的份兒。為了弄出“多響”,就把兩三個小鞭信子弄在一起點燃,爆竹越響,越是痛快淋漓。
過年最奢望的是吃豬肉。平日里,偶爾還能吃點面食,豬肉則是奢侈品。那一年,父母也真舍得花錢,一下子買了十幾斤帶著骨頭的豬肉。母親煮肉的時候,我不再出去玩耍,一直站在鍋臺邊等著,饞得流口水。然而肉煮熟了,母親也只是先讓我啃了塊沒剩多少肉的骨頭。家里實在是窮,母親沒辦法讓我吃個夠。正月十五之前,為了能吃到肉,我每天都不辭辛苦地跟著父親或哥哥們到親戚家去拜年?,F(xiàn)在回想起那混在白菜里的肉片兒,真叫個香!
“一夜連兩年,五更分兩天。”子夜過后,不管有多困,有多不愿意,都必須做一件事——給長輩拜年。按照由小到大的順序給家里的長輩一一拜年,然后才能吃上餃子。天放亮的時候,就要去給本姓家族里的各位長輩拜年,之后一大家族人分男女兩隊,全村挨家挨戶給每位長輩拜年。那時候,拜年是要磕頭的,在硬邦邦、冰冷的地上磕頭,一天下來要磕上幾百個頭,膝蓋常常是紅腫的,甚至會磨破。有過糾紛的人家,只要相互進家拜過年,好多心結(jié)都會解開,真可謂相互一拜恩仇消。
歡天喜地過大年,辭舊迎新納福來。其實,過年過的是文化,這當然是我長大之后才悟出的道理。年俗文化體現(xiàn)在“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的對聯(lián)和那倒貼的“福”字里,也包含在祭奠祖先的各種儀式中。大年三十上午,母親燒紙燒香,嘴里還念念有詞,請已過世的長輩們回家過年。長大后我才漸漸明白這承載著中國傳統(tǒng)的孝道文化,叫我們不能忘祖,也讀懂了掛在供桌后面的那副配聯(lián):“忠孝持家遠,詩書處世長。”
兒時過年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沒有暖氣,窗戶玻璃都結(jié)著冰,沒有電燈,只點一個煤油燈,一家老少坐在小火爐周圍,除夕夜守歲,談天說地,回憶過去,展望未來,苦中有甜。今天的幸福自然是當年難以想象的,坐在溫暖的室內(nèi)欣賞春晚、瀏覽微信,不光能和家里人說話,還能通過手機隨時和不在身邊的好友們視頻。都說兒時的那種年味少了,那是因為兒時想吃的、想玩的、想要的,如今在平日里就得到了滿足,兒時曾經(jīng)祈望的幸福生活如今都成為現(xiàn)實。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兒時過大年的濃濃年味,而今已化作縷縷鄉(xiāng)愁。
?。ㄗ髡撸和跆m生)
《光明日報》(2019年01月25日15版)
原文鏈接:http://news.gmw.cn/2019-01/25/content_32406185.htm
上一篇:讀詩筆記:鄭虔與曹霸
下一篇:深秋,走過茅箭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