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經典》
編輯:魏少梧 信息來源: 西e網-光明網發(fā)布時間:2019-1-3
作者:彭程(光明日報高級編輯)
匆促倏忽又一年。
忝入操持文字者列,讀書是職業(yè)行為、分內工作,也是個人愛好,因此一如既往。今年依然是完成任務和興之所至相結合,所幸時間余裕,相應地心境也更為從容,可稍作籌劃。年初我即為自己設定目標,暫且放下一向作為主要閱讀內容的文學,多讀一些傳統(tǒng)文化書籍。這既是出于當下對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倡導,也是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的精神構造和血脈由來。
在這個理念的引導下,今年的閱讀便有一個明確的指向:回到先秦。
回到經典
儒學自然無法避開,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河道”。《論語》曾讀過多遍,今年沒有列入書單。倒是一冊60多年前李長之所撰《孔子的故事》,血肉豐滿、思想鮮明,消遣般地讀過。它被列入“大家小書”系列,充分體現(xiàn)了“大手筆寫小文章”雅俗共賞的特色。著力較多的是孟子,以往未能讀完全部,不足以深切理解其何以位居“亞圣”之尊。他繼承了儒家道統(tǒng),將之發(fā)揚光大,但其思想中鮮明強烈的人民性,卻始終被后世統(tǒng)治者有意地淡化甚至遮蔽。“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樣的話君主肯定不愛聽,難怪他被供奉于孔廟中的牌位,明初差一點被朱元璋逐出。
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爭霸,這便是《左傳》故事展開的舞臺。最早讀到它還是剛進大學時,古漢語課上讀到《鄭伯克段于鄢》,鄭莊公與母親武姜挖地道見面,讓人感覺十分怪異,實際上是那時對人性的溝壑尚難以洞悉。有了歲月和閱歷作鋪墊,今天再來讀《左傳》,就讀出了時勢和人力的糾纏,也讀出了實力和名分的爭斗,讀出了爭奪權位的爾虞我詐、骨血相殘,也讀出了身份卑微者視原則勝過生命的純潔壯烈。據說婚姻成功的要素,是在合適的時間遇見合適的人,讀書也是如此,只有具備了豐富的人生經驗,才更容易辨識世界的光亮和昏昧。
曾數次起念讀《易經》,但每一回都望而卻步。如孔子那樣睿智通透,尚論“五十讀易可以無大過”,我等愚鈍之人更不敢率爾操觚,還是推到以后吧?!渡袝菲淮螅駠魍虠椀刈x過,周人敬畏天命,旦夕怵惕,克勤克儉,《堯典》篇“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一句,成為中國文化憂患意識的源頭,多少次瀕臨淪毀而涅盤重生??鬃犹幧矶Y崩樂壞之時,畢生為恢復周王室禮樂秩序而奔走鼓吹,讀完此書,對其苦心孤詣愈能理解。
讀先秦經書,離不開后人的箋注。這類著作眾多,選擇頗費躊躇。早年讀金克木先生文章《書讀完了》,曾驚訝于他何以有此念頭,如今倍感會意。雖然傳世書籍汗牛充棟,但大量傳、注、疏、集解云云,都是圍繞有限幾部經典而展開,仿佛一棵大樹分蘗出的眾多枝杈。其中杰出者,自身也穿越時光成為經典。讀前述幾種經書時,參考了多種書籍。宋代大儒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自然不可不讀,今人楊伯峻的《孟子譯注》,王寧、褚斌杰的《十三經說略》,臺灣學人楊照的《經典里的中國》等,也都程度不同地有所涉及并獲益。
雖然初衷未曾考慮文學,但不久就意識到,其實文學始終繚繞不去。古代尤其是先秦,文學寄寓于歷史、政論、哲學等諸多文體樣式之中,并非只是詩經楚辭?!蹲髠鳌酚浫藗魃瘢瑪⑹戮?,精于謀篇,文風樸厚?!睹献印窔馐⒀砸耍q勢滔滔,設譬取喻,曲盡其妙。古人的音容連同他們的儀止,隔著縹緲的歲月煙云,依然栩栩如生。即便是最為古奧的《尚書》,那些誓命訓誥,仔細辨識,也有一種懇切、莊嚴、典雅和正大渾厚的文學氣質。
目標明確,就更能夠感知時間易逝,好幾冊計劃中的書還未及翻開,一年卻行將消逝??鬃釉u價門生子路:“由也升堂也,未入于室也。”那么,自己這一年的經典閱讀達到的是什么程度?入室是斷斷不敢想,某些方面,是否距廳堂不遠?推想下去,來年復來年,倘能持之以恒,常葆精進之心,或許入室也并非遙不可及?
這樣的想法,很是讓自己鼓舞。
《光明日報》(2018年12月31日08版)
原文鏈接:http://news.gmw.cn/2018-12/31/content_32274076.htm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