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與燕長城》
編輯:魏少梧 信息來源: 西e網-光明網發(fā)布時間:2018-12-28
我的家鄉(xiāng)奈曼旗位于內蒙古東北部,是一個沙漠邊緣的草原小城。對小城的歷史發(fā)展影響比較大的,是燕國和燕國所筑的長城。
燕長城遺址在奈曼旗南部。出小城,沿著鄉(xiāng)間平坦的柏油道路向西南行駛,不到一個小時便來到了目的地。這是一座刻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燕長城遺址、奈曼旗朝陽溝區(qū)段”的石碑,周圍都是莊稼地,并沒有想象中的巍峨城墻的影子。在石碑后面與莊稼地之間,我們發(fā)現了隆起的大土壟,躍上土壟,一條東西走向、寬約3米的土墻地基呈現在眼前,這就是經過專家確認的燕長城遺址了。它從我們腳下往東北方向延伸進入庫倫旗境內,往西南方向延伸穿過奈曼進入敖漢旗境內。
我們找到了在當地做了40多年村支書的趙顯章大爺,燕長城遺址被發(fā)現的整個過程他都清楚。趙大爺很健談,聽說我們要了解燕長城遺址的情況,話匣子就打開了。當地老百姓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并不知道有長城遺址,只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有考古專家不斷前來考察,由趙大爺親自帶隊的就有兩次,最終確定了燕長城遺址的具體位置、走向,并加以保護。奈曼旗境內的燕長城長達67.3公里,共有兩座烽火臺。起點在朝陽溝村北480米,終點在西崗崗村北,崎嶇蜿蜒,此隱彼現。長城本體多為堆筑土墻,年久剝蝕,保存較差,現在只剩下地壟和矮墻淹沒于樹林和田野間,烽火臺已坍塌成土丘。
盡管沒有看到想象中的長城雄姿,但我們仍為兩千多年前先人們創(chuàng)造的奇跡所震撼,只是疑惑它何以殘破得如此不堪,這樣強大的防御工事又是何時開始棄之不用的?
說起燕長城的來歷和發(fā)揮的作用,不得不提到燕國大將秦開和“秦開卻胡”的故事。
北方民族東胡族經常南下騷擾燕國,搶奪財物,來去無蹤。為了邊境安寧,燕國名將秦開不得不“為質于胡”,相當于公開“潛伏”于敵人內部,對東胡的風俗,特別是戰(zhàn)術情況,摸得一清二楚,這也為他日后的勝利奠定了基礎。秦開逃回燕國后,率大軍與東胡作戰(zhàn),大獲全勝,東胡向北退卻逃遁,燕國拓地“千余里”。
燕國為了防止東胡人再次南下,在其北面修筑了2000多里的長城,這就是我國最早的長城之一——燕長城。因地形走向而置險塞,便于攻戰(zhàn);列高臺,以便居高候望,利于傳達信息;設嶂塞于山中扼關,便于據守;筑城堡得以駐屯調遣戍卒。從此,奈曼被長城分為南北兩部分,隨著秦漢等王朝對長城的不斷修筑完善,更加固化了這種阻隔。南部基本是以紅山遺民為主的農耕土著民族,北部則是各游牧民族相互爭鋒的地方,戎、東胡、鮮卑、烏桓、柔然、契丹、室韋、女真等,你方唱罷我登場。對今天奈曼小城影響最大的是契丹族。
當年耶律阿保機帶領契丹族稱帝之處,就在位于奈曼旗西孟家段村的龍化州城。
契丹族在建國的200多年間,第一次將我國廣大的北方各民族統(tǒng)一起來,打破了燕長城的地域阻隔。漢人北遷,北民南徙,北方的游牧經濟與長城以南的農耕經濟結合為一體,給游牧經濟注入新鮮血液,走上了農牧結合的發(fā)展道路。至此,燕長城徹底失去了其原有的防御作用,“長城內外是故鄉(xiāng)”。
民族的大融合,形成了統(tǒng)一開放的大市場,推進了城鎮(zhèn)化建設。北方草原不再是單純的游牧民族的牧場,星羅棋布的大小城鎮(zhèn)散布于草原之上,改變了草原固有的面貌,使奈曼地區(qū)成為大遼國農業(yè)、手工業(yè)及冶鐵、商貿流通、文化交流的中心。此后,經過元、明、清大一統(tǒng)的朝代更替,草原小城的城鎮(zhèn)建制越來越清晰,清初正式設旗并沿用至今。
如今,古城址早已被老哈河沖毀,僅在老哈河南岸耕地中,東西約2.5公里的范圍內,遍布著遼代的殘磚斷瓦和破碎陶瓷,間雜有已銹蝕的鐵器碎塊。曾經的龍化州故地,現今是風光秀麗的沙湖和濕地,成為奈曼旗著名旅游景點之一。
奈曼旗,這個位于東北咽喉要道上的草原小城,因燕長城的設立,曾經狼煙四起、馬蹄聲聲,也因燕長城失去原有的戰(zhàn)爭阻隔作用,成為南來北往各民族血脈相融、繁衍生息之地,形成今日開放包容的城鎮(zhèn)格局。從這個意義上說,燕長城興于戰(zhàn)爭割據,衰于統(tǒng)一和平,幾近消失的殘長城遺址,正是奈曼地區(qū)民族大遷徙、大融合的見證,成為華夏文明濃墨重彩的一筆。盡管過去了2000多年,但歷史并未走遠,悟往知今,了解了祖先留下的這份文化遺產,我們便會懂得草原小城的發(fā)展歷史,更加珍惜今天的繁榮興盛。
?。ㄗ髡撸合瘯云G)
《光明日報》(2018年12月28日15版)
原文鏈接:http://news.gmw.cn/2018-12/28/content_32254011.htm
上一篇:靖遠縣巧借外力助力脫貧攻堅
下一篇:平川區(qū)大力培育時代新人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