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而言順——漢語稱謂的“法”與“禮”
編輯:魏少梧 信息來源: 西e網-光明網發(fā)布時間:2018-11-21
【讀史札記】
作者:賈嬌燕(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稱謂是人在社會交往中的一種標識。漢語稱謂之多之繁,為其他語言所少見。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文化發(fā)展的積淀之一,漢語稱謂蘊含豐厚的傳統(tǒng)文化因素,古代典籍中與稱謂有關的知識與理論,在今天仍有其重要社會價值。
“稱謂”一詞最早見于《后漢書·郎顗傳》:“今去奢即儉,以先天下,改易名號,隨事稱謂。”作為一個詞語,“稱謂”出現較晚,然而,在此之前,典籍中就有與之相關的理論闡述。稱謂是“名”“號”的一種,儒家的“正名”思想和名家的“名實關系”理論反映出古人對稱謂的作用、稱謂的創(chuàng)制、稱謂的使用原則等問題的看法。
稱謂的作用
稱謂的作用是明辨同異,區(qū)分尊卑?!洞呵锓甭?middot;深察名號》說,“五號自贊,各有分(蘇輿注:自天子至于民,各有分義)。分中委曲,曲有名(蘇輿注:分中各有應盡之職事,得其委曲,然后可以各稱其名矣)。名眾于號,號其大全。名也者,名其別離分散也(蘇輿注:萬物總總,藉名以散殊之)”(《春秋繁露義證》,第286—287頁)?!兑淖?middot;大道篇》說“故善有善名,惡有惡名。圣賢仁智,命善者也;頑囂兇愚,命惡者也。……使善惡盡然有分,雖未能盡物之實,猶不患其差也,故曰名不可不辯也。名稱者,別彼此而檢虛實者也,自古至今,莫不用此而得,用彼而失。失者,由名分混,得者,由名分察。”(《尹文子》,第2頁)《荀子·正名篇》說:“上以明貴賤,下以辨同異。貴賤明、同異別,如是則志無不喻之患,事無困廢之禍,此所為有名也。”(《荀子集解》,第276頁)善惡有分,賢愚有別,明辨同異是稱謂的基本作用,然而,古代稱謂的根本作用卻在于區(qū)分尊卑,把人們的身份、地位、關系區(qū)別開來,為建立和維護上下尊卑的社會政治秩序奠定基礎。從社會稱謂到親屬稱謂,反映出從政治生活、社會生產到家庭成員的尊卑等級規(guī)范。
稱謂作為社會政治要素,是治理天下的重要手段,正所謂名正而言順?!洞呵锓甭?middot;深察名號》:“治天下之端,在審辨大。辨大之端,在深察名號。名者,大理之首章也。”(《春秋繁露義證》,第284—285頁)《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注疏》,第2506頁)《尹文子·大道篇》:“仁義禮樂名法刑賞,凡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術也。故仁以道之,義以宜之,禮以行之,樂以和之,名以正之。”(《尹文子》,第7頁)合乎規(guī)范的稱謂是理順人與人之間等級關系的重要手段。如果人人都在規(guī)范內進行交往和活動,“所欲不逾矩”,社會政治秩序便能穩(wěn)定有序。
稱謂的創(chuàng)制
稱謂創(chuàng)制的方法是“王者制名、約定俗成”。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統(tǒng)治者和先賢從政治、倫理等需要出發(fā),創(chuàng)制出一些最能反映事物特征的詞語來指稱他們,并規(guī)定其使用范圍,約束人們的交際和活動?!盾髯?middot;正名篇》指出:“貴賤不明,同異不別,如是則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廢之禍,故知者為之分別制名以指實。”(《荀子集解》,第276頁)《春秋繁露·實性》曰:“圣人于言無所茍而已矣。性者,天質之樸也;善者,王教之化也。無其質,則王教不能化;無其王教,則質樸不能善。質而不以善性,其名不正,故不受也。”(《春秋繁露義證》,第313頁)《荀子·正名篇》:“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實辨,道行而志通,則慎率民而一焉。”(《荀子集解》,第275頁)創(chuàng)制之“名”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稱謂即是其中重要內容。
綜觀《荀子·正名篇》之相關論述與其蘊涵的思想,可以看出儒家所認為的“約定俗成”不是社會群體自發(fā)而為的“相約命定”,而是由“王者”或“知者”依據實性制名:或者是他們“率民而一焉”;或是假其名以自重,增加名稱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這與西方語言學所定義“約定俗成”之“初由人相約命定,習用既久,遂為社會公認”的意義不同。
先賢對“名”的探討由具體而深化,思考其指實性和社會性,強調端正名實關系,以求正名實而化天下。可以說,古代的“正名”不是由下而上,而是由上而下形成的,是先“約定”后“俗成”。由此,稱謂有“法”的性質:一旦“約定”,便要遵守。正如荀子所言:“故析辭擅作名以亂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辯訟,則謂之大奸,其罪猶為符節(jié)度量之罪也。故其民莫敢托為奇辭以亂正名。……故壹于道法而謹于循令矣。如是則其跡長矣。跡長功成,治之極也。是謹于名約之功也。”(《荀子集解》,第275—276頁)
稱謂的使用原則
稱謂的基本使用原則是準確、有序。《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春秋辨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不失秋毫之末。故名霣石,則后其五,言退鷁,則先其六。圣人之謹于正名如此。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五石、六鷁之辭是也。”(《春秋繁露義證》,第293頁)
稱謂的根本使用原則是“禮”。“禮”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核心內容之一?!抖Y記·喪服四制》:“凡禮之大體,體天地,法四時,則陰陽,順人情,故謂之禮。”(《禮記正義》,第1694頁)《白虎通·禮樂》:“夫禮者,陰陽之際也,百事之會也,所以尊天地,儐鬼神,序上下,正人道也。”(《白虎通疏證》,第95頁)可見,“禮”在古代中國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它既是國家的政治原則,也是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是人之為人的根本,其本質是秩序。
“禮”合于中庸之理想,追求“揖讓”“不爭”,所以,稱謂使用常常“尊人自損”?!栋谆⑼?middot;禮樂》:“禮所揖讓何?所以尊人自損也。揖讓則不爭。”“禮”原則約束下,稱謂崇尚謙讓,不僅對尊者、長輩用尊稱,對一般社會成員亦表現出最大的禮貌和尊重。謙敬辭、謙之又謙,甚至通過貶損自己而對他人表示尊敬,都是漢語稱謂的常見現象。
稱謂的“禮”通過自上而下為主、自下而上為輔的途徑實現。在這一過程中,“君子”和“知者”的作用顯而易見?!栋谆⑼?middot;禮樂》:“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屈己敬人,君子之心。故孔子曰:為禮不敬,吾何以觀之哉?”(《白虎通疏證》,第95頁)《論語·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論語注疏》,第2506頁)《荀子·禮論篇》:“故禮者養(yǎng)也,君子既得其養(yǎng),有好其別。何謂別?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荀子集解》,第231頁)應當說,“禮”的最終目標是建立并引導人們認同、遵守社會秩序,維護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順,保持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稱謂的“法”與“禮”,既各司其職,又互相配合,“法”即秩序,“禮”即德行,禮法并舉,有利于社會的和諧有序。
《光明日報》(2018年11月19日14版)
原文鏈接:http://news.gmw.cn/2018-11/19/content_31992827.htm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