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遣興
編輯:魏少梧 信息來源: 西e網(wǎng)-光明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8-8-20
【序跋】
作者:胡竹峰(青年作家,此文為《中國文章》后記)
出家人悟禪講究本源。大學(xué)士丘濬過一寺廟,見四壁俱畫《西廂》,疑曰:“空門安得有此?”僧道:“老僧從此悟禪。”問:“從何處悟?”答:“臨去秋波那一轉(zhuǎn)。”作文免不了師承,免不了偷藝,藝之道,可以古為師、以自然為師、以心為師。
以“中國文章”作為書名,只因書中收有一篇名為《中國文章》的文章。中國文章是東方美學(xué)山水間的宮殿壇廟、寺觀佛塔、亭臺樓閣與民居園林,風(fēng)景迢迢,花鳥蟲魚悠然自適。中國古人作文章,以業(yè)待之,心里有切切意,面目清嚴妙喜。
文章遣興
《中國文章》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
中國文章如博物館,先秦文章是青銅器,楚辭是陶罐,魏晉文章是漢瓦,唐宋古文是秦磚。具體說,莊子是編鐘。老子是大鼎。韓非子是刀俎。李白的詩歌是潑墨山水。杜甫的詩歌是工筆樓臺。蘇東坡的小品是碧玉把件。柳永、李清照的詞集是白瓷小碗。三袁、張岱仿佛青花茶托。魯迅是古老的樟木箱子,結(jié)實,裝著肅穆與神秘。張愛玲是陳舊的紅木餐盒,托出一道道奇珍菜肴。沈從文是一本冊頁,有書有畫。
文章的事,一山有一山風(fēng)景,有的山像蛙身,有的山如佛首,有的山儼若獅虎豹。天地間的山水自有其狀,人為不得。巧奪天工之巧是為藝之大道,也是為藝之根本。
第一篇散文,發(fā)表于2003年。第一本集子,出版于2010年。從沒想過散文該怎么寫,但一直想過不該怎么寫。散文,寫的是情懷和智慧。情懷以樸素為美,智慧來自家常,與流派無關(guān)。我的散文,信馬由韁,不成體系,也可以說是隨意下筆,想到哪里寫到哪里。所遵奉的是盡量不脫離中國古人所說的文章之道,在中國古人文章的車道旁栽上自己的樹。
好的文章,應(yīng)該立足于前人。不復(fù)古,就談不上發(fā)展。這是我的偏見,當(dāng)然,我也并非以古為尊、以古為一。先秦諸子百家,拋開思想,從文本而言,韓非子、孟子的文章用力過猛,質(zhì)大于文。我喜歡魏晉六朝的文字,燦爛恣意,又不動聲色。六朝文章雖好,但藝術(shù)沒有固定的美學(xué)走向,盡管它是中國文章好的質(zhì)地,但不是唯一的布料,所以后來唐宋八大家要另辟一條路子。公安也好,竟陵也好,桐城也好,都是文體家,他們不斷尋找自己的路,尋找前人沒有走過的路,他們是中國文章的革新派。
在報社謀生,寫作大抵在晚上。漫長的一天過去,暮色四合,在燈火通明下點橫撇捺。一個人靜下來寫點東西,算是表白心跡吧。工作與寫作,各安其事,倒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每日里修修改改、縫縫補補,近時警覺,專一僻靜的文字生涯已是很久了,不知不覺,出版有十來本散文集。
寂寞或是誰也無法避開的情緒吧。文章遣興文章修身,就這樣,很好。
《光明日報》(2018年08月17日15版)
原文鏈接:http://news.gmw.cn/2018-08/17/content_305840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