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對明長城靖遠段修復 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原則
編輯:王軍 信息來源: 西e網(wǎng)—白銀新聞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8-3-9
我市現(xiàn)存明長城墻體大約220公里,但不容忽視的是,每年長城遭到破壞的案例仍然層出不窮。這其中,既有風雨侵蝕,更有人為破壞甚至故意損毀等。3月7日,記者從靖遠縣文物管理局獲悉,我市開始對明長城靖遠斷進行修復。修復工程將嚴格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原則,真實、全面地保存并延續(xù)長城墻體、敵樓的歷史信息和全部價值。
被人遺忘的明長城
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人們習慣說“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指的就是明代長城。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大多數(shù)人們只記住了山海關和嘉峪關段長城的雄偉,卻不知在綿延萬里的長城沿線,已經(jīng)有許多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長城遺址,在自然或者人為的侵蝕下,逐漸失去了光彩,呈現(xiàn)出千瘡百孔,逐漸消失的景象。
我市現(xiàn)存明長城墻體大約220公里,自靖遠縣越黃河進入景泰縣。其中,靖遠明長城遺址在縣境北部,地處雙龍鄉(xiāng)仁和村以西約2公里的北城灘古城東西山上,由西南向東北方向延伸。當?shù)匚奈锊块T介紹,靖遠境內(nèi)明長城高2~7米,寬5~6米,山勢奇險,易守難攻。烽燧筑于長城南端制高點三層石臺階上,成四棱臺形,系石塊壘砌,中間填土筑成,有的石塊還有火灼的痕跡。
烽燧又稱烽火臺,用以傳遞軍情。明代的烽燧,星羅棋布,墩臺相望,當出現(xiàn)敵情時,白天在臺上燃煙,夜晚明火示意以傳遞信息,在長城沿線和關城附近均根據(jù)需要而修筑,多建于高山頂、易于了望的主阜和道路折轉(zhuǎn)處。
記者了解到,靖遠境內(nèi)的烽燧遺址,分布在黃河沿岸,自平堡到永新一帶有烽燧數(shù)十座。平堡鄉(xiāng)有一處地名邊墻堡,興隆大廟村有一處地名叫邊墻灣,皆為黃河沿岸的長城烽燧遺址。
可在長城腳下,大量與長城一同經(jīng)歷風雨的自然村落正在逐漸消失,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故土難離的村民逐漸老去,那些承載著歷史的長城村落也逐步與長城遺跡融為一體,漸漸被人們遺忘。
長城保護時不我待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這段由黃土夯筑而成的長城,在歷經(jīng)400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后,已成為斷斷續(xù)續(xù)、高低不一的“土壟子”。
“人為對長城的破壞,則可以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講起。那個時候長城腳下的老百姓,生活貧窮又沒有保護意識,所以就靠長城吃長城。建校舍、蓋民宅等,用的都是長城磚石,由此造成了長城的許多段落支離破碎或消失殆盡”。靖遠縣文物部門負責人說,如今盡管人們保護意識有所提高,但在一些偏遠的農(nóng)村地區(qū)依然存在著盜挖現(xiàn)象。
為此,靖遠文物部門今年著手對明長城靖遠段本體保護項目進行編制。據(jù)介紹,保護針對長城仁和段、野馬澇烽火臺、回水灣烽火臺、柴幸墩墩屲烽火臺進行修繕。修繕中,嚴格控制工程量,以現(xiàn)狀加固為主,不對長城坍塌段落重砌,重點做好存在結(jié)構(gòu)穩(wěn)定問題的長城和烽火臺本體加固。
“長城的修復應著重在‘修舊如舊’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最大限度地加固,如果原先散落在野長城周圍的城磚在強度上能夠適應,那么依然要堅持使用原先的城磚,盡量保持其原有的姿態(tài)。”這位負責人說。
保護長城 需要眾志成城
記者采訪時,有關文物保護專家表示,保護力度不足是困擾當前長城保護工作的主要問題。由于明長城中有不到3%的部分才屬于較為堅固的磚石類長城,因此相比其他古建筑文物,土筑明長城更易受到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破壞。因此,明長城段保護工作任重道遠,僅“保”還不夠,還要做到及時“護”才行。
“長城的保護管理,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僅靠文物部門是不行的,必須通過提高全社會的長城保護意識才行。”靖遠縣文物部門負責人說,目前大多數(shù)人對長城保護還沒有清楚的概念,因此喚起公眾參與的熱情,讓保護長城從一種小眾情懷延展為全民行動,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加強協(xié)作,只有這樣眾志成城,才能更好地保護長城。